站点介绍
南京奥体双线创纪录 职业与业余足球观赛人数均突破6万大关
在中国足球发展的历史长卷中,南京奥体中心再次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座可容纳6.5万名观众的现代化体育场,近日同时创下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和业余联赛单场观众人数的最高纪录——两大赛事单场观赛人数均突破6万人次,不仅展现了江苏地区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更折射出中国足球市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10月15日晚,2023赛季中超联赛第27轮,江苏队坐镇南京奥体中心迎战老对手山东泰山,这场关乎亚冠资格争夺的焦点战,赛前一周门票便售罄,官方统计显示现场观众达61248人,刷新了自2004年中超成立以来单场观众人数纪录,此前的纪录由2019年北京国安主场对阵广州恒大时创下(58656人)。
比赛中,江苏队凭借外援卡洛斯第83分钟的绝杀进球,以2:意昂体育1险胜对手,赛后,江苏队主帅李毅难掩激动:“球迷的呐喊声让球员们像打了强心剂,这座球场的气氛是世界级的!”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奥体本赛季场均上座率高达4.8万人,位列中超榜首,远超广州、上海等传统球市。
业内人士分析,江苏队近年深耕青训、注重社区互动,加上南京奥体交通便利(地铁直达、周边停车位超5000个),是吸引球迷的关键,俱乐部还推出“家庭套票”“学生半价”等政策,进一步降低了观赛门槛。
职业联赛的火爆并非孤例,9月30日,2023年中国足协业余联赛(中冠联赛)总决赛在南京奥体举行,江苏业余冠军南京铁虎队对阵广东梅州客家的比赛中,观众人数达到60123人,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历史新高。
这场被媒体称为“草根世界杯”的决赛,门票价格仅50元,但开放售票48小时内便被抢购一空,许多球迷表示:“业余球员的拼劲和纯粹,反而更让人感动。”比赛中,南京铁虎队通过点球大战夺冠,全场球迷打开手机闪光灯庆祝的场景,成为社交媒体热议话题。
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业余联赛观赛人数破6万,证明足球文化正在基层扎根,未来我们将加大对业余赛事的宣传和扶持力度。”
南京奥体能同时“引爆”职业与业余联赛,离不开当地政府、俱乐部和球迷的三方联动。
硬件设施与人性化服务
南京奥体中心建成于2005年,曾承办十运会、青奥会等大型赛事,近年来,场馆方投入超2000万元升级设施:增设4K超清大屏、扩建母婴室和无障碍通道,甚至引入“智慧停车”系统,球迷王先生感叹:“从进场到离场不超过15分钟,体验比很多欧洲球场还好。”
足球文化的社区渗透
江苏足协秘书长陈伟介绍,南京近年来以奥体为中心,打造了“10分钟足球圈”——周边社区拥有23块免费开放的标准球场,每年举办超300场民间赛事,俱乐部定期组织球员进校园、开球迷见面会,使得足球影响力持续下沉。
赛事运营的差异化策略
职业联赛注重“明星效应”,邀请退役球星担任解说嘉宾;业余联赛则主打“情怀牌”,决赛前安排本地青训梯队表演赛,运营方负责人张莉透露:“我们甚至为业余联赛设计了专属吉祥物‘铁虎宝宝’,周边商品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体育产业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磊认为,南京奥体的双纪录标志着中国足球消费市场的升级:“观众不再只追逐顶级联赛,而是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下一步需将这种热情转化为长期参与——比如发展青少年培训、完善业余联赛体系。”
国际足联市场调研报告显示,中国足球观赛人口年均增长率达12%,但人均现场观赛次数仅为0.3次/年(欧洲为4.2次),如何将“爆满”变为“常态”,仍是各方需要思考的课题。
随着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临近,南京奥体已进入中国足协“国家级足球场”备选名单,江苏省体育局局长李明表示:“我们计划申办2027年亚洲杯赛事,并争取成为中超全明星赛的固定举办地。”
夜幕下的南京奥体,灯光依旧璀璨,看台上那句“无论职业或业余,热爱就是足球”的巨型横幅,或许正是这座球场双线破纪录的最佳注脚。
评论列表 (0条)